復方丹參片的三大副作用
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,國民經濟高速發展,人口老齡化嚴重,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也明顯增加。據統計2019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農村、城市人口數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46.74%和44.26%。每5例死亡患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類疾病。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提高,患者可供選擇的藥品不單單是西藥,漸漸地中藥或者中成藥也成為患者的輔助藥物主力。復方丹參片是心血管類疾病患者服用最多的中成藥之一。它的主要成分是丹參,輔以三七和冰片而制成,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、安神寧心之功效的中成藥?,F代藥理研究表明,丹參含有丹參素,丹參素對心肌缺血、缺氧有保護作用,三七抗心絞痛、抗心律失常,對心肌缺血及再漕注損傷有保護作用,冰片含有龍腦,具有消炎、鎮痛的作用,所以復方丹參片能擴張冠狀動脈,增加心臟的血液灌注,減慢心率,改善心肌缺氧,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,降低血黏度,調節血脂的作用。
因為復方丹參片有活血通絡、祛瘀止痛、清心除煩、涼血消痛等作用,不單適用于冠心病還適用于血瘀、血熱等所致的各種病癥。
三大副作用有哪些
由于受中藥無副作用的片面認識所影響,作為一種常用中成藥,復方丹參片的不良反應常常被人們忽視,而長期服用。
其實“是藥三分毒”,復方丹參片也不例外,其不良反應較輕,若患者長期服用復方丹參片,可能產生以下副作用:
1.心臟功能減退
復方丹參片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中藥,但不宜久服。
復方丹參片中的冰片是從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取得的結晶,含量相對較大,性偏寒涼,且具有芳香走竄的特性,短期服用清熱解毒,長期服用則損傷陽氣,陽氣受損是百病之源,引起心臟功能減退,造成心率減慢伴隨有比較明顯的心慌氣短癥狀,尤其是虛寒體質的患者更不適宜長期服用。
2.刺激胃腸道
復方丹參片成分中冰片含量偏大,性偏寒涼,對胃腸道刺激也較大。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數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,容易出現胃潰瘍等消化道癥狀,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;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時罹患胃腸道病變如胃潰瘍等概率較大,若長期服用復方丹參片,更易產生惡心、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。
3.降低血鉀
患者長期服用復方丹參片,可能會引起血鉀降低,導致低鉀血癥。臨床發現,冠心病患者連續服用復方丹參片一個月之后,就有可能出現全身軟弱無力、腹脹等低血鉀的表現,更久的可能肢體軟癱,腱反射減弱或消失,嚴重者有呼吸肌麻痹及心功能障礙(如心律紊亂,心臟擴大,甚至心臟停搏)。
這可能與復方丹參片所含的丹參對腎功能的影響有關。丹參能使腎小球濾過率、腎血流量顯著增加,引起尿排鉀增多,造成血鉀降低。
因此,老年人服此藥過程中應注意適當補鉀,可經常吃些富鉀食物,如香蕉、桔子汁、黃豆、花生、蘑菇、土豆、白薯等。當出現腹脹、乏力等缺鉀表現時,可遵醫囑加服鉀鹽(門冬氨酸鉀鎂片或口服液)。有條件的可定期監測患者的血鉀情況、心率、心律等。
四種不能同服的藥物
復方丹參片應避免與下列藥物同服:
1.抗酸藥:復方丹參片的主要成分與一些抗酸藥(氧化鎂合劑、胃舒平、胃得樂等)合用時,會形成螯合物,不易被腸道吸收,降低丹參的生物利用度,降低療效。
2.抗膽堿藥:復方丹參片與阿托品合用時,丹參所具有的降血壓作用,能被阿托品所阻斷,從而降低藥效。
3.雄激素類藥物:丹參的主要成分丹參酮具有拮抗雄激素(甲基睪丸素、丙酸睪丸酮等)的作用,可降低雄激素的活性。
4.抗凝血藥物:如果在服用抗凝血藥物(華法林、阿司匹林等)的同時服用復方丹參片,會引起凝血功能障礙,有可能引發出血。
注意事項
“是藥三分毒”,在服用復方丹參片的時候需要注意兩點:
第一,服用復方丹參片要在醫生指導下辨證選用,而非聽病友等介紹后擅自服用。
第二,要改變中藥沒有副作用的片面認識,即使像復方丹參片這樣應用極為普遍的中成藥,長期不當服用,也會產生不良反應。
相信經過本文的科普,大家了解到復方丹參片的副作用后,在服用本藥品時應多加關注服藥后的反應,定期檢查身體,做到安全有效地用藥,如有不適,請盡快就醫。
(玉林市中醫醫院 徐大兵)
原標題:
復方丹參片的三大副作用